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豌
日前,在第三届定安军坡文化季火炬传递活动上,定安县龙门镇龙门女子龙舞队将龙舞出多种灵动姿态,引发人们关注。
多年来,每逢节日庆典,定安县龙门镇龙门龙舞队都会受邀到定安各地及周边市县演出。他们擅长自创招式,展现龙舞的独特魅力。
2022年,龙门龙舞被列入定安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同年,龙门龙舞队在男子龙舞队的基础上,创新打造了一支女子龙舞队。两队以龙凤呈祥之意联合演出,持续为传统艺术注入新活力。
龙门龙舞队队员在排练。
源于元朝,龙门龙舞沿袭数百年
据介绍,定安龙门龙舞蕴含传统儒家祭祀、民间祈福等文化内涵,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中叶。
古代儒学署具有教化和培养学子的职责。元朝中叶,定安县儒学署曾随县治建于龙门官地、官衙一带,学署祭祀典礼在当地烙下龙舞的历史印记。而龙门龙舞最早的雏形,与龙门镇大效村村民是分不开的。
“大效村村民的祖先原先住在儋州,那里沿海有舞龙祈福保平安的文化传统。”日前,定安县文化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说,大效村村民的祖先从儋州迁至龙门镇大效村后,对本地的龙舞进一步发扬光大,形成了更具规模的龙舞游村活动,一是辟邪消灾,二是祈求龙王庇佑风调雨顺。
最初的祭祈礼仪内容,历经数百年沿袭,逐渐演变成龙门镇一带的龙舞习俗。每逢重大节日,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、军坡节时,龙门地区便会举行龙舞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和庆贺五谷丰登。
龙门这个地名蕴含着“鲤鱼跃龙门”的美好寓意。大效村村民、龙门龙舞队队长莫基学告诉记者,他小时候经常观看镇上和村里的“游龙”演出。早期的龙门龙舞更准确地说就是“游龙”演出,“早期制作的道具比较简单,每逢重要节日,村民一起举着‘龙’走,不像现在的龙舞还有各种各样的招式”。
据介绍,过去,龙舞的龙身外部由竹编包裹,然后罩上一层布制成,整体约20米长。龙舞队队员多为男性。活动开始后,身着色彩斑斓服装的龙舞队队员举着长龙道具,沿着祭祀场所及周边行走一圈,大约耗时1小时。
龙门龙舞已沿袭数百年。
创新表演动作,为龙舞道具“瘦身”
2012年初,在定安县文化发展中心及龙门镇政府的支持下,龙门龙舞队正式成立,对龙舞的造型、服饰、道具、步法、队形等进一步规范,并融合了海口等地龙舞的表演内容。
莫基学是龙门龙舞队首批成员之一,最初负责舞龙珠。“以大效村村民为主,我们在镇里组织成立了两支男子龙舞队,经常受邀进行双龙演出。”莫基学说,龙舞队成立后,又自学自创了许多具有美好寓意的表演动作。同时,他们还为龙舞道具“瘦身”,将龙身直径缩小约10厘米,目前的龙身直径为30厘米左右,整体造型舞动起来更轻便,更适宜多个动作的演绎。从龙珠、龙头到龙身等不同部位,每支龙舞队表演时需有11名成员参加。
近日,莫基学打开手机,向记者展示了一段龙舞队表演活动视频,“这是仙桃造型,寓意福禄寿”。皇冠造型,寓意金榜题名、步步高升;龙船造型,寓意招财进宝……龙门龙舞队队员一共创造了10多个动作造型,每个造型都有相应的祝福语。
平时忙于工作的龙舞队队员都在夜晚排练。刚开始时,队员们从晚上8时到次日零时进行排练。他们聚在一起研究新动作。经过不断练习,队员们的表演动作越来越熟练,团队默契也不断增加。此后,日常排练更多集中在演出的前几天。“每年我们都会对龙舞道具进行更新,由队员共同集资购买‘金红龙’。”莫基学说。
如今,在定安很多重大节日活动上,都能看到龙门龙舞队的飒爽身影。除了定安外,龙舞队每年还受邀到海口、文昌、琼海等地演出,获得众多好评。
龙门女子龙舞队队员受邀参加活动。本稿图片均由通讯员 程守满 摄
巾帼不让须眉,女子龙舞展英姿
2022年,龙门龙舞队接到一个双龙演出的邀约,但是由于很多队员外出打工无法参加,最终只能撑起一条龙演出。
一天,莫基学经过大效村村委会广场,看到村里的舞蹈队正在音乐伴奏下尽情舞蹈。一个想法突然浮上他的心头:这些长期务农的女性都有舞蹈基础,如果能参加龙舞队就好了。“我们舞动的龙头约20斤重。但是,龙珠只有2斤重,整个龙身也只有十多斤重,每次表演时长十几分钟,对于长期务农的女队员来说应该不算难。”莫基学心想。
“我们也能舞龙?”得知莫基学的想法后,舞蹈队的女队员们起初有些犹豫,她们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或听过女子舞龙。不过,这种犹豫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听到莫基学反问“为什么不能”时,不少人跃跃欲试。
最具挑战性的舞龙头任务落在大效村村民冯红花身上。她笑着对记者说:“当时就想先试试,实在不行再换人呗。”
“我们跳了很多年舞,都是跟着网络视频自学的。只要有人教,龙舞动作不难学,主要是考验队员们的配合程度。”龙门女子龙舞队队长郭春玉回忆起最初训练的情形,龙舞其他道具的重量,对她们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在话下。只有舞龙头的冯红花,刚开始练习时胳膊、肩膀、背部都十分酸痛。“经过两三天的训练,我就逐渐适应了。”冯红花说。
在动作训练上,莫基学不希望女队的表演和男队一模一样。除了一些共性动作外,他还和女队员一起研究打造更多个性化龙舞动作。
“女子龙舞队可以展示更多更好看的造型。”莫基学说,比如摆出“中”“国”“龙”三个字的形状等。
有时,男女龙舞队会集中在一起训练,呈现龙凤呈祥之意。“很多观众都觉得这种表演形式很有新意,寓意也很好。”莫基学说,女子龙舞队成立不久,就接到很多重要活动的演出邀约,近年来每年都会演出十多次。
“以前我们跳广场舞,大多参加县里的广场舞比赛。现在参加龙舞队后,演出机会越来越多,有时还会到其他市县演出。很多队员走在路上,还会被人认出是龙舞队队员,她们感到很自豪。”郭春玉说。
“女子龙舞队大部分队员都是从其他地方嫁到大效村的,学习龙舞后感觉自己更能融入当地的文化中,得到了更多支持和认可。”龙门女子龙舞队队员符才英说。
在定安县文化发展中心的助力下,龙门龙舞队目前共有15名男队员和12名女队员。定安县文化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该县将持续加大龙门龙舞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推广力度,通过开展传承人培育计划、常态化开展龙舞技艺培训班,为民俗文化展演搭建更广阔的舞台。
原标题:龙舞:龙门游龙舞翩跹
责任编辑:邓洁仪新海南手机客户端
南海网手机客户端
南海网微信公众号
南海网微博